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小结范文篇1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45-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利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库尔勒市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家社区服务站为调查对象。
1.2资料来源:查阅近年来卫生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有相关文件资料及统计资料。现况调查资料:库尔勒市5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化调查问卷。
1.3调查方法:现场问卷调查、个人深入访谈。
1.4统计分析方法:资料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1、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逐步在全区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目前已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336534人。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随访和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2、为全市适龄儿童(含流动人口)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九种疫苗每月接种数据报告及时率和完整率达100%,免疫规划九种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98%以上,九种疫苗免疫程序合格率达96%以上,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98.1%,卡证相符率达94%,卡痕率达90%以上,群众免疫规划知晓率达93%以上。加强传染病的发现、登记、报告和现场疫点处理工作,提高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追踪随访到位率和规范治疗管理率,逐步降低传染病总发病率。3、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2271人和产后访视2158人。产前检查率90.28%,产后访视率77.0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8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63.1%;高危孕产妇管理率98.84%,孕产妇死亡人数3人。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生长发育检查。全市3岁以下儿童体检13696次。全市出生婴儿2158人次;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44%。
2.2存在问题
2.2.1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较差
目前我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45家,都为民营。由于服务设施、医疗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限制,加之医疗保险等政策制度不完善,“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模式和流程还未形成,社区服务机构与大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随着医疗保险政策放开、慢病管理放开、个体医疗机构准入放开、药品价格放开,其原享受的政策优势逐步弱化,生存压力逐年增大。出于生存压力与逐利本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服务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药品零差率销售未能惠及社区居民,应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未完全到位。
2.2.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完全纳入定点医保。目前,我市4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仅有10家(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州医保定点。现有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在申请办理医保,其余均未纳入州、市医保定点,居民得不到就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深层次的发展。
2.2.3精神卫生人员缺失
重型精神病是基层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项内容,库尔勒市只有一个精神病院,而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没有精神卫生人员,那么在精神病的管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和随访评价上就存在问题。
2.2.4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和医疗硬件设施匮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城市“预防保健网络”的中枢,自产生以来,其职责担负的是城市居民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存在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低、年龄偏高、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现象。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来源渠道较窄,加之工作强度较高、待遇相对较低、绩效工作难以开展,致使整体卫生专业人才不足、人员不稳,极大的影响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2.2.5辖区居民服务不同
辖区内的居民一大部分是本地户口,也有一小部分是外地户口。由于户口的不同,所得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也不同,除了一些疫苗免费接种外,对外地户口居民的慢性病、老年保健、重性精神病等,并没有提供卫生服务,不能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3结论
目前我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5个,拥有社区卫生技术人员215多名,房屋和设备配置基本到位,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硬件配置不断加强,服务功能逐步拓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立。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不足、服务能力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公办民营性质,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问题。
4对策与建议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小结范文篇2
为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全面落实2015年各项基本公共卫生任务,督促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认真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根据《XX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细则》,结合2015年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绩效计划
2015年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公共卫生服务关键绩效指标,以下简称KPI),共5类,分别是疾控类、妇幼类、监督类、精防类、中医类。
(一)各类KPI权重。XX区卫生局在2015年2月10日前确定2015年各类KPI权重及分数。
(二)各项KPI权重。各公共卫生指导机构在2015年2月20日前确定2015年各项KPI权重及分数。
(三)婚检、新生儿筛查项目由区妇幼保健中心承担,其余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
(四)2015年各KPI目标、权重及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口基数,各人群概算比例等详见《XX区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KPI目标表》。
(五)2015年XX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奖励项目、分值考核细则详见《XX区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奖励分表》,奖励分值不得超过各业务职能部门所扣分值。
(六)经费预拨。2015年公共卫生经费预拨,按照2014年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分数排名,按照《XX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细则》中的级别确定方法,A级别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拨按照辖区常住人口基数核定的公卫经费60%,B级别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拨按照辖区常住人口基数核定的公卫经费40%,C级别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拨按照辖区常住人口基数核定的公卫经费20%,D级别不预拨经费。
二、绩效辅导与沟通
(一)2015年严格实行例会督导制度,卫生局每月召开1次社区例会,各公卫指导机构、各街道主中心参加;
各街道主中心每月召开1次社区例会,下辖各社区机构参加。
(二)各公卫指导机构每季度对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督导,形成绩效督导报告,每季度报XX区卫生局。
(三)各街道主中心每月自检自查,形成公共卫生自检自查报告,每月报XX区卫生局。
(四)各街道下辖社区机构每月自检自查,形成公共卫生自检自查报告,每月报各街道主中心。
三、绩效考核
(一)考核时间
暂定2015年12月。
(二)考核方式
1.区卫生局抽调各公共卫生专业指导机构组成考核小组,对各街道主中心进行考核,并协助各街道主中心对下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考核。
2.滇源、阿子营、双龙、松华卫生院下设各村卫生室由各卫生院按照《XX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细则》自行考核;
区考核小组对考核结果不少于20%的比例进行复查审核。
(三)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按照《XX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细则》中的考核方法进行。
(四)考核结果及兑现补助经费
1.根据考核KPI分值排名,确定级别。A级别占机构总数的23%,B级别占机构总数的23%,C级别占机构总数的45%,D级别占机构总数的9%。
2.按照《XX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细则》的规定在2016年2月前核拨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
3.对于D级别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区卫生局限期下整改通知书,并进行公共卫生兑现金额惩罚,惩罚点数为:[30%-70%],连续两年处于D级别的按照《XX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细则》进行清退。
五、组织保障
XX区卫生局成立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管理小组负责。
组长:
成钢(区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
孙扬(区卫生局副局长)
廖敏(区卫生局副局长、卫生执法监督局局长)
邵建兵(区卫生局副局长)
谭劲涛(区卫生局副局长)
成员:
杨砚(区卫生局规财科科长)
何丽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李春阳(区妇幼保健中心主任)
包新任(市精神卫生防治医院院长助理)
吕红波(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王仁杰(区卫生局医政科副科长)
任世钟(区卫生局基层卫生科副科长)
杨菊华(区卫生局基层卫生科科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卫生局基层卫生科,办公室主任由任世钟担任。
六、工作要求
(一)考核部门及人员要严格财经纪律,规范资金使用,实事求是开展考核工作。
(二)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严禁弄虚作假,套用补助资金。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小结范文篇3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边远山区;调查
【中图分类号】R181.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9-0052-02
1基本情况
1.1边远地区情况:调查的4个自然村分布在2个乡镇,均属我县边远地区,自然村离所在乡镇政府最近8公里,最远20公里,离县城最近32公里,最远51公里;共有户籍人口1613人,常住人口556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4.47%。
1.2调查方式:通过面对面与群众访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1.3调查对象:边远村屯群众共29人,其中男14人,女15人;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9岁,其中30岁以下3人,38-43岁9人,50-60岁7人,60岁以上10人,平均年龄52岁;文化水平分别为高中3人、初中12人、小学12人、文盲2人。
1.4调查内容:主要是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知晓率情况进行调查,每张问卷调查了10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政策的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了解情况和参与情况。
1.5调查人员组成:均为县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流调人员,具有较丰富的流行病学调查经验。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结果:边远山区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总体知晓率为37.93%(110/290)。见下表:问卷
内容按时
接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是否收到宣传单是否建档免费
2.2结果分析
2.2.1群众对预防接种等传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了解程度较高,知晓率为82.67%;对新增的项目如慢性病患者随访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的知晓率较低,均低于30%,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知晓率最低仅为6.9%。
2.2.2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人数与收到宣传单的人数一致,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的了解主要渠道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形式获得。
2.2.3居民建档率为55.17%,略低于我县建档的平均水平(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县建档率为58.96%)
2.2.4边远山区群众参加健康知识讲座的机会极少,仅为3.45%。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边远山区群众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总体偏低,特别是对新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项目知晓率极低。
3.2边远山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留守在家的农民以老人为主,很少有青壮年。
3.3边远山区农民对外界了解信息的渠道单一,主要靠宣传人员上门发放宣传单或到卫生院诊疗时获得信息,从网络、广播等形式获得的信息较少。
3.4群众对疾病重医治轻预防的思想还未得到根本改正,对高血压、糠尿病等慢性病预防未予以重视。
3.5群众对某些疾病特别是精神病普遍存在隐讳忌医思想。
4建议
4.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程,是我国一段时期内重大的惠民工程,是充分让广大人民群众公平享受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
4.2加强宣传。以政府为主导,宣传部门要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平台宣传国家的惠民政策;依靠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建设,从各个层面针对不同人群从不同切入点进行广泛宣传;对一些常规宣传形式覆盖不到的边远山区,可入户进行面对面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对精神疾病等群众敏感病种,可实行个性化的宣传,提供个性化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要引导群众从重治轻防向防胜于治转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小结(收集3篇) 】相关文章:
[精选]开学日记(整理5篇) 2024-07-04
精选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整理2篇) 2024-07-04
开学第一天日记精选(整理9篇) 2024-07-04
[精选]暑假旅游日记20(整理12篇) 2024-07-03
万圣节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02
初二的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01
打羽毛球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6-28
电子采购平台解决方案(收集3篇) 2024-07-08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小结(收集3篇) 2024-07-08
回忆的甜作文(整理8篇) 2024-07-08